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,雕塑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,構成了環境中的人文景觀。所以,雕塑與環境的關系是怎樣的呢?下面,我們來看看。
1.雕塑的設計離不開環境,需要考慮環境的和諧。畢竟雕塑通常放置在室外,必然會與外界環境產生關系,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。
雕塑與環境的和諧關系包括:
雕塑的設計和擺放要與周圍的公共環境相適應,雕塑需要一個適合雕塑存在的公共環境。
在雕塑的創作和設計中,我們須研究雕塑與環境之間的尺度感。雕塑的大小和比例要以環境空間的需要為基礎,適合于環境空間整體比例的協調;同時要注意雕塑的色彩、光影效果、動靜處理,把握體量與空間的關系,研究各種角度和距離的視覺效果。
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以及人與公共環境、人與信息的雙向互動關系,形成雕塑、人與環境的良性互動,從而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空間。
2.雕塑與環境的整體關系。
雕塑的設計需要考慮環境的整體性,環境的整體性不僅指雕塑所處的周邊環境,還指城市的區位、歷史、文化、風俗等因素,以及與公共環境的協調統一。
比如我們都知道的埃菲爾鐵塔,就是在一個意識相對傳統的城市里發展起來的。它本身就代表了工業文明,它的設計是考慮到工業文明的。所以埃菲爾鐵塔成為了巴黎的標志性建筑,這是跨時代的意義。而如果你回頭看埃菲爾鐵塔,也許這個雕塑并不是很醒目,但是你會發現埃菲爾鐵塔本身又重新成為了主體。也就是說,這樣的環境設計本身就是互相制約,互相影響的。
3.雕塑與環境的地域性關系。
雕塑的設計需要考慮環境的地域性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歷史背景、經濟文化水平和生活習慣,這就意味著在設計一件雕塑時,雕塑的表現形式、材料、工藝、主題和文化內涵須與該地區的自然和文化環境相結合,承載和體現地方特色,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功能,才能稱之為“一件好的雕塑”。
4.雕塑與環境的時代關系
雕塑的設計需要考慮時代。畢竟不同時代的環境塑造了很多不同的雕塑。